News

最新消息

大紀元 > 台灣報紙新聞 > 專題報導 2008/07/22陳文哲(西醫師)現在的醫學認為,當我們遇到一個外來刺激,透過眼睛看到或耳朵看到,這種光線或聲音刺激由大腦接收,轉化成一種訊息,再由大腦去跟先前的經驗做比對,然後產生另一種訊息,第二種訊息會使大腦分泌的一些化學物質產生變化,這些變化會造成不同的情緒,或是進一步的生理變化。

舉個例子,有個學生考試不及格,當他看見考卷時,大腦就生成第一種訊息;經過比對後,認為可能會被處罰,或是喪失某些福利,就產生第二種訊息;再透過腦內化學物質的變化,這學生就會情緒低落、害怕、或失眠等等。這種憂鬱症的成因屬於社會心理因素。

此外,西醫研究發現憂鬱症患者的親屬得憂鬱症的機會是控制組的2~10倍。同卵雙胞胎同樣得憂鬱症的機會有50%,異卵者僅有10~25%的機率。遺傳基因也會影響一個人的性格,憂鬱症患者的性格大多數是積極、認真、求完美、患得患失、小心謹慎、要求自己高、也要求別人高;傾向於A型性格的人比傾向於B型性格的人在體質上容易罹患憂鬱症、妄想症及心身症等。因此,基因遺傳因素應屬於情感處理流程的大腦作用部分,居中間位置,可稱為中間成因。

再者,1966年Ashcroft等人發現憂鬱患者的腦脊髓液裡的血清素(Serotonin)代謝物5-HIAA減少,便推論腦內血清素合成的降低可以導致憂鬱症,此假設理論於1972年亦被Mendels證實。而新腎上腺素(Norepinephrine)的減少會引起憂鬱症,最早出現在1965年的 Bunny與Davis的文獻報告中。除了血清素和新腎上腺素,還有許多神經傳導物質與憂鬱症相關。生物化學因素在情感處理流程的末端,可稱為末端成因。◇

引自: http://news.epochtimes.com.tw/8/7/22/89672.htm

其他相關訊息